更新時間:2020-09-03
上世紀八十年代前后,在我國的一些山區農村,山腳路旁還偶而可見被棄之不用的石灰窯和磚瓦窯,這些依山崗或路塝而建的石筑窯體,除容積大小不一外,形制大同小異。就是這些不起眼的石灰窯設備和磚瓦窯,在過去幾千年的滄桑歲月中,曾經是山水間一道道獨特的景觀。它們燒制出的成品,成為古城鄉建設、農事生產以及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為中國古建筑文化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雖然利用石灰窯燒制石灰的生產歷史悠久,但生產技術一直比較傳統保守。在石料開采方面,常見方法是采用鋼釬加大錘的打眼方式,破碎用鐵錘敲砸,露天作業,手工勞動,工效不高。在爆破方面,使用黑色炸藥采取柱狀充填爆破法,使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運輸靠肩挑人抬,勞動強度大,效率低。
直到七、八十年代后,從改革開放帶頭的一些新型石灰窯設備由于污染更小,使用效果更好而且本身的能耗也在很大程度上有所降低而取代了我們國家曾經歷史上非常常見的老式傳統石灰窯設備。
上一條:石灰窯改造內容具體包括哪些?